栏 目 树 形 导 航
 
  解读新时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肖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66  更新时间:2017-11-15 20:42:31  文章录入:szmj  责任编辑:szmj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的说明,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道路自信被放在首位。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守好这个初心,尤其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进入“两个一百年”交汇期,我们更要始终坚定自觉自信地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作为民建随州市委的专职副主委,我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了两个月,深感受益匪浅。结合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原文,领会十九大精髓要义,我深深感到,十九大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准定位,更是使我认识到,作为以中共为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风向标、领航灯塔,以中共十九大精神为工作引领的新时代民建人,更应与时俱进,守好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不动摇。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方向在哪里?中国的命运又在哪里?漫漫求索路,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就是中国必须立足自己的基本国情,做自己的选择,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接的是历史的选择,回应的是时代的要求,反映的是人民的愿望,是一条真正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近代,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水深火热,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和中华民族受欺辱的命运,上下求索,进行着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有人认为,中国不光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用西方的制度文化、价值观念来改造中国。更有甚者,有人提倡以西方为镜,要割断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源,全部照搬西方,放弃从中国社会内部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尝试。费孝通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其缺陷:“许多人想把自己的社会建设成与原来不同,同时能与西方社会相匹配的社会。在这个前提下,东方社会出现了对现代化和现代特性的追求。充满‘东方学’偏见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常成为非西方政治的指导思想,使作为东方‘异文化’的西方,成为想象中东方文化发展的前景,因而跌入了以欧美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的陷阱。”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吸取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作出巨大牺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的命运从此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各个重大历史关头,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硬是趟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鲜明特色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鲜明特色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时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此次,党的十九大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八大的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作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作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内容。始终把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创新、精心安排“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着、奋斗着,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惟其如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具有既不是“传统的” ,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既学习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相贯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探索出的一条特色鲜明的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是独一无二的,真正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因为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内涵,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中国事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并给世界人民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一位十九大代表的心声,刻画出中国人民对走自己道路的无比自信。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文化自信、思想统一成为主旋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脱贫不落一人,给世界人民摆脱贫困指明方向,大国外交使中国心胸宽广地“站在世界地图面前”,指点“一带一路”撬动世界门窗,并自信地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豪不夸张地说,今天,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悄然破产,让学者发出“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的感叹。更不用说一直向中国“取经”,贫困人口削减一半的埃塞俄比亚,从心里认同“中国所选择的道路、所提供的方案、所倡导的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的贡献,也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前行

道路反映历史,决定现实,也揭示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经受了各种风险风浪的冲击和考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和探索,排除一切在中国道路问题上的噪音、杂音,从空想的“乌托邦”、“太阳城”,到震撼世界的“共产主义幽灵”,社会主义运动有多少辉煌,就有多少曲折。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仅要对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负责,而且要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延续负责。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建设,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在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道路。”“强大的行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在速度和力度两个层面都得到彰显。”

海外对十九大的关注,说明中国道路“相与相随”效应正在广泛显现。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遵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大地历经百年沧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上新的历史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国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方向正确,道路自信,正当其时。而道路自信又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新的伟大成就面前,道路自信更应该成为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本保障。新征程新起点,我们应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回应中国问题的价值观自觉,勇于变革、锐意创新,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世情、国情有清醒的认识,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更加自觉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作为以中共为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风向标、领航灯塔,以中共十九大精神为工作引领的新时代民建人,更应与时俱进、守好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