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花鼓戏是中国戏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活跃在荆楚北部的钟祥、枣阳、襄阳和中原南部的南阳、桐柏、信阳等地区,是影响辐射及整个随枣走廊的区域性大戏。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于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州花鼓戏是全国已知300多个剧种之一,被《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收录,是全国74个濒临灭绝的剧种之一。
一、随州花鼓戏的起源
随州花鼓戏的舞台化起于清代。随州人称之为“拖门板”(用门板搭起的简易舞台)、“搭高台”。根据早起的社班及艺人师承关系的推算,花鼓戏舞台化的时间当在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同治十年重修殷店东岳庙戏楼所撰写的碑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自明迄今,五百余载”……“庙宇坍塌,戏楼残缺”。另据当地老艺人传说,在清乾隆年间,随州就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戏曲班子在活动。舞台化了的随州花鼓戏的流行地区,虽然主要在随州境内,但其影响北达南阳、桐柏、信阳、唐河、泌阳、新野,西至枣阳、襄阳、宜城,南到京山、钟祥、安陆,东至应山及皖南等地区。历史上有随州艺人与外地艺人搭班演出,但境外未曾成立过随州花鼓戏班,此为随州花鼓戏发展史上的一大憾事。
近几年,在随州花鼓艺术剧院院长何敬国的努力下,在国家二级编剧李永朝、民俗专家蒋天径等人的几经考证下,随州花鼓戏的研究又获得新成果。他们通过走访等田野作业的方式,对如今专业化的花鼓戏的沿革、流变进行了重新梳理,在随州境内发现了3块反映随州戏曲活动的清嘉庆年间“碑刻”,其载随州花鼓戏活动信息改写了随州花鼓戏的历史。传统观点推定花鼓戏历史为近180年,而碑刻向前推50年以上,随州花鼓戏专业历史当有200年以上。
二、随州花鼓戏的历史
清末至民国初期,随州花鼓戏已逐渐兴盛。随北天河口地区相继出现了“四大戏班”,他们均为专业戏班。涌现出一批像彭马戏班、罗银戏班、杜永义、杜兴林这样有影响力的职业艺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后,随州花鼓戏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随州境内等地组建了二十多个职业或半职业花鼓戏班。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寇犯随,随州沦陷后,随州花鼓戏的各戏班相继解散,花鼓戏演唱活动逐渐衰落。民国三十一年(1941年),由詹少银、李福元、聂太金、张凤春(女)、刘凤梅(女)等组成“双凤班”(因凤春、凤梅在戏班演戏得名),为国民党112师365团俱乐部所吸收,并随该部经由唐县镇、枣阳、双沟、襄阳等地区演出。因随枣大战,戏班经宜城、钟祥,至洪山茅茨畈、环潭回随州,前后历时近三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元月,“双合班”在应山界河演出时,被新四军第五师接收,组成随军文工团,计四十余人,隶属应北大队,后编入十五旅,以唱花鼓戏为主。半年后,十五旅北上,艺人们被遣散回家。有时也到县内和外县流动演出,1947年冬随县解放。直到1956年随州花鼓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年随县花鼓戏专业剧团组建了,随州花鼓戏终于有了它自己的家。到1966年十年间,随州花鼓戏发展创作的大型花鼓戏《山村锣鼓》等剧目参加省汇演并获奖。后因文化大革命,剧团艺人流散,随州花鼓戏进入了冬天。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州花鼓戏从冬天醒来,进入第三个鼎盛期。剧团先后有《赵五娘吃糠》、《翠平卖猪》、《大鹏歌》、《古墓花魂》等10余部戏获省奖,拍摄了电影、电视等艺术片,还多次赴周边兄弟县市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热情欢迎,1984年改名为随州花鼓戏。
1990年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剧团一时又进入低谷期。此时,没有一部演出剧目生产,沉寂近25年之久。直到2013年,剧团转企改制后,才有传统戏《白银千两》,原创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参加2013年7月2日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节。7月2日清晨湖北新闻广播发出消息:阔别省城二十五年之久的随州花鼓戏又与省城观众见面了。在这届戏曲节中,随州花鼓戏获得戏曲剧目大奖,表演二、三等奖,此后,又获得了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状元与乞丐》、《新三娘教子》陆续上演。五部大戏六七部小戏,使随州花鼓戏这一古老艺术奇葩再次焕发青春。
三、随州花鼓戏的特点
随州花鼓戏的腔调结构与随州地锁南北的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相联。其曲调缓慢,婉转柔美的蛮调受汉剧的影响,属于南音;其呔调本身就是“河南音”之讹,属于中原文化系统。这与曾侯乙钟鼓文化一脉相通。随州的地理位置,历来为东西南北文化交萃之地,逐步形成了呔调、蛮调、梁山调、彩调四大腔系的随州花鼓戏,具有不呔不蛮、又呔又蛮,东西南北兼容的艺术特色,属于戏曲中的多腔系剧种。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有知名戏班20多个,能够演出200多本完整的戏剧,先后出现知名艺人百余人。
中国的戏剧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京剧则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朱镕基说:“不懂中国京剧,就不可能懂中国文化。”要透彻地了解中国京剧,就不能不了解随州花鼓戏。随州花鼓戏属“府河路子”花鼓,主要活动在鄂西北、豫西南一带。汉剧是由湖北境内的“四大路子花鼓”构成,可以说汉剧血统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属于随州花鼓戏。汉剧又是京剧的母本之一,因为京剧虽以“京”命名,但其并不起源于京,它是由汉调和徽调吸收河北梆子、昆曲、京腔等母本合成而产生的新剧种。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多元融合,认识到京剧的来龙去脉,基本上就明白了中国文化多元融合的精要。
随州花鼓戏是了解随州地域文化的最佳切入点。编钟这种礼器,承载人类音乐密码,而随州花鼓戏则是破译这种密码的活体遗存,破译活体遗存比破译器物的路径更为便捷。随州编钟的铭文读出中国东南西北各地不同的音乐对应关系,而如果听懂了随州花鼓音乐,就会对这种对应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随州花鼓艺术能勾起随州人的浓浓乡情与乡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音乐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变化多样、快慢、错落有致,还有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演员不同的步法上台,一个亮相,所展现的神态和韵味,就能让人们的艺术情怀得以提升,所以说音乐是灵魂的直接语言。随州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主题歌《随南来了个李先念》的音乐声一响起,就有一种地地道道的随州韵味,这是熟悉的随南民歌的味道,是让人内心喜悦,不得不放声歌唱的声音。随州花鼓戏中的彩调音乐有深厚的历史积淀,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随州花鼓戏还有一个特点是传统戏里“不出皇帝”。在随州花鼓戏中,如果涉及到皇帝,便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从不正面出场。即使出场,皆着行衣小帽,被平民化了。随州花鼓戏老艺人李福元先生对此曾有解释:演花鼓戏无皇帝,一是因为花鼓戏班没有蟒袍等大衣箱行头,二是花鼓戏的剧目一般是些生活戏、家常戏,没有正面表现宫廷生活的戏。
四、随州花鼓戏的现状
今天的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前身是曾都区花鼓剧团。曾都区花鼓剧团于2011年8月启动转企改制工作,2012年5月24日,在湖北华中文交所打包公开拍卖成功,由现在的院长何敬国先生斥资2510万元竞得,将曾都区花鼓剧团接手,随后全面完成改制。2013年4月民营注资4200万元,组建“随州市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属民营文化企业,现有演员、编导等各类人员42人,其中专业戏曲职员30人、学员6人、编剧1人、导演1人、后勤人员4人,90%是返聘原花鼓剧团人员,其余10%为社会招聘人员,平均年龄50岁左右。根据中央、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2014年在民政注册非经营型企业“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剧院本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原则,同时承担着政府送戏下乡、保护和传承、传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州花鼓戏,艺术创新等重大社会责任。
随州花鼓戏作为中国戏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后继乏人。目前花鼓戏传承人待遇底,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行当不全,现有的花鼓戏演出人才最年轻的也有50岁了。同时,花鼓艺术剧院属于“三无”状况,即无办公地点和排练厅,无演出剧场和专业录音设施设备,无传承保护经费保障。
由于现今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多元化传媒手段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喜欢戏曲艺术的观众日趋减少,艺术土壤已经严重贫瘠,戏曲艺术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危机,随州花鼓戏也不例外。中国戏曲音乐界泰斗八十多岁高龄的刘正维老先生对随州花鼓戏忧心忡忡,他讲到:“随州花鼓戏再不加大保护,就要进入淘汰赛了!”
五、随州花鼓戏的发展
随州花鼓戏起源随州,是发展在随枣走廊的区域性大戏,所传播的地域文化及深厚的道德力量,为一代代随州人积累了崇尚忠孝、勤劳善良、负重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营养。如何让随州花鼓戏健康有序发展,达到抢救随州花鼓戏,改善其面临的濒危状况的目的,使随州花鼓戏在传承、宣传、普及中得到有效保护并发扬光大,随州花鼓艺术剧院有着这样的规划和打算:
1、打造随州戏曲大码头。加强对民间演艺团体行业管理,壮大随州专业演艺团体,提升随州花鼓戏管理层级,使之由区级管理上升为市级管理,实现曾都区与随县演艺市场的贯通,恢复随州传统的随州戏曲码头,加大随州戏曲码头与广水戏曲码头融合力度,扩大以随州花鼓戏为核心的戏曲影响的软实力,打造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随州戏曲大码头。
2、实施“一团一场”工程。通过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与区域性大戏相适应的剧场,力争在2020年以前将永久性的随州花鼓戏剧场建设纳入随州城市建设规划之中。
3、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人才花鼓”。办校育才,实施固本浚源延续根脉的战略,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培育下一代爱唱随州花鼓戏的兴趣,进而培育随州花鼓戏的演艺人才,以校助团,以团助戏,切实解决花鼓戏后继乏人的问题。
4、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打造“文化花鼓”。一是实施剧本创作工程,充分发挥现有创作人员的创作积极性,保持旺盛的剧本创作能力,力争一年创作一至二个小剧本,以满足人们的日常文化需求。二是力促旧戏新唱,在2018年之前完成旧剧《千古绝响》的创新工作。三是寻求多面合作,力争在四年之内创作一个以随州炎帝神农文化为素材的大型戏曲,剧本暂名《炎帝神农氏之烈山柱传奇》,以满足随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需要。
六、随州花鼓戏的保障
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属于专业院团,是党的喉舌,也是媒体,主要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路线,是随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也是宣传市区一体中心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讴歌随州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物,让随州精神“以雅以南”的声腔结构得到最艺术的表达,为全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但在经济大潮中,由于企业自身力量太微小,还需要党和政府关怀和扶持,政策落实和经费保障。建议如下:
1、政府给予土地规划支持,兴建一个多功能剧场,解决无专业演出剧场的问题。虽然在2016年,将随州礼堂赞租为随州花鼓戏的剧场,缓解了随州花鼓戏有戏无场的问题,但没能解决根本问题。缺乏剧场的院团,就像人没有家一样,有剧场才会心安,使创作计划、演出日程、人才培养都有足够的硬件“容纳”。
2、增加送戏下乡场次和经费,使送戏下乡惠民演出落到实处,让广大民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大餐。
3、支持花鼓艺术剧院组建自己的艺术学校,使之有培训基地,也有演员保障,指导企业经营演员管理模式,与市场接轨,缓解资金压力。
4、增加花鼓戏保护经费。文艺靠创作推动,创作靠人才实现,创作一台新剧目或复排剧目应给予补助经费。戏剧是民族的血脉,随州花鼓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一定经费支撑,创作排练剧目将是一句空话,何谈传承。
5、添置配备演出设施设备。目前剧院演出设备、设施落后,经常出毛病,已不能满足现代演出需要,且影响演出质量,需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录音棚等,同时配备流动舞台车和演职员交通车,用于剧院送戏下乡活动。
6、加强随州花鼓戏的宣传。只有加强形式多样的宣传,才能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随州花鼓戏,可以把随州花鼓戏编入地方学校教材,作为课外读物,从娃娃抓起,让他们知晓随州花鼓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